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ComeSit!(来、坐下)。”马可(Marco)一手用力拉了我的袖口、另一手指着帐棚内等候区的两张椅子。

    我瞪了他一眼,满腹无奈,本来说好会在饭店准备好的参会者证件消失了,要自己打车到会场重新申请。高温烈日,穿着高跟鞋,在工地里找到了申请证件的帐棚。在棚外排队许久,又被眼前这位个头不高的年轻男子,指使着移动。

   马可招呼我坐下后,凑向一个IMF主管旁,拍着肩膀要他离开,“YouOut!(你,出去)”,想必完全不知道对方也是工作人员。

     “你、再、叫、我、出、去;我、就、叫、你、出、去。”IMF主管带着笑容,用极慢速的英语说,我完全可以感觉他快要崩溃了。看来已经不是马可第一次指错人。

马可尴尬地看着他,好像听懂又好像不懂。这时有个在帐棚外等待不耐烦的记者走进来,马可转头又兴冲冲的跑过去,“YouOut!”

天气炎热,马可就这样在帐棚跑进跑出,腋下的汗让制服湿了两大块,但他总是站得直挺挺的,对工作充满执念——确保人依指令在小帐棚内移动。

那个15平方米的帐棚,与我对望的另一个角落,是台奄奄一息的冷气机。旁边的长桌摆着三台电脑,三个工作人员负责参会者的证件申请、拍照、修图。后方一个凌乱的工作台,有两个人负责打印机、护备机、打孔机、剪刀、以及地上散落一地的证件长鍊。每个人好像都很忙,但办证速度非常缓慢。

一个工作人员好不容易做好证件,正蹲在地上,试图解开打结的长鍊。

坐在角落看着这一切发生,我对于能在一小时内拿到证件完全绝望。

这时有个刚离开不久的记者,推开门帘进来。他当然被马可挡下。

“我的证件没有打洞!要我怎么挂?”他又气又无奈的比手画脚。

到非洲办会 

“非洲崛起”— —大家都想到这块初露光芒的大地分一杯羹。办会是一种含蓄的模式,背后是投资布局、人脉拓展、就业机会。

光是这一个月,就有三场大型的经济论坛在非洲举行。

五月初,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,中国总理李克强签下了800亿元人民币的高铁订单,长达1385公里的铁路,穿越整个尼日尔三角洲产油区时速120公里、22个车站,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建设。当地人们形容这是中国的“铁路外交”。

刚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落幕的非洲开发银行会议,总裁唐纳德·卡贝鲁卡承诺,将在接下来的50年对整个非洲的结构转型给予更多支持。中国人民银行则与非洲开发银行签署20亿美元的“非洲共同增长基金”融资合作协议。

IMF也继五年前的坦桑尼亚会议后,再次回到非洲。

“非洲的进步是显著的,前景是乐观的,这是非洲激动人心的时刻。”IMF总裁拉加德在欢迎词上写着。

就这样,会议把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、财经领袖、民间企业、NGO组织、媒体记者带了进来;当然也带来了西方高大上的办会模式。

这种模式包含了几个要素:印着会议标语的皮制文件夹及文具、中场休息的小西点与咖啡、写在舞台背板上的推特关键词#AfricaRising(让与会者随时在推特上发表实时想法)、快速的宽带网络、或许还有许许多多像“马可”这样的工作机会。

“至少我们坐在帐棚里,很幸运了。”邻座的法国女人苦笑着对我说。

她是茱莉,穿着一席花色的洋装、楔型凉鞋,略微壮硕的身材,跟我印象中的法国女人不太一样。

茱莉是一位媒体公司的会议部主任,工作就是在世界各地(特别是非洲与欧洲)举办论坛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。

“为什么要来这边办会?当地政府欢迎你们吗?”我好奇地问。

Visibility。(能见度)”她回答我这么一个简单的字。

“你看,会议把你带来这里,也把他们带来这里了。”她的眼神转向马可,示意地对他点点头。

马可笑了,指着茱莉的相机说,“Good Camera!”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说其他的英文单字。

CameraCamera!”马可边说边整理着自己的领子,把湿透的头发塞进帽子里,要茱莉帮他拍照。

我看着这一幕,静静地想。

或许我们注视着非洲,非洲也迫不及待地希望被世界看见。(记者 唐家婕 发自莫桑比克 马普托)

接下来两天的会议,也持续发生一些令我匪夷所思的事--比如充满三十几国央行行长、财政部长的会议,延迟半个多小时开始;一个穿短裤的摄影记者被赶出场;会场的网络在第一天不通(据说主办方事前为了网络的事签了一年合约);那个非常不真实的豪华帐棚午宴;一个贵宾被指引到工作人员的小帐棚吃饭;以及那个在工地里的国际会议中心(出入口因为施工是单行道,第一天会议结束我们堵了半小时)。

 

(会场的工作人员  唐家婕/摄)

(主会场  唐家婕/摄

(会议的媒体战略合作夥伴  唐家婕/摄

(中场休息的歌舞表演  唐家婕/摄

(帐棚里的午宴  唐家婕/摄

(会议中心的入口 唐家婕/摄

(会议中心的入口因为施工,道路狭窄  唐家婕/摄

(申请证件的帐棚 唐家婕/摄 

(与会者正围著桌子找证件 唐家婕/摄 )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唐家婕

唐家婕

22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台湾台中人,财新《新世纪》特派华盛顿记者。生长于民主运动兴盛、台湾经济起飞的80年代。在台湾大学社会、会计学系学习之后,渴望更多贴近世界的机会。新闻是我的起点,我相信冲突才能带给人生无限可能。 火线评论:http://www.caing.com/tangjiajie/ 电子信箱:jiajietang@caixin.com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