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讲者是正在康奈尔大学进行访问的“拒绝中时运动”发起人、台北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黄国昌。
“谈台湾民主、媒体自由,在2012年的今天,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。”黄国昌说,“前几天,当我看见这么多台湾年轻人,包围台湾‘行政院’的‘公平交易委员会’,对着警察一层又一层的铁丝拒马,喊着反媒体巨兽、不要黑手干预,我的感觉非常错乱,彷佛回到20年前我的大学时代。
黄国昌提到的 “反媒体巨兽运动”,是学生们因担忧财团入主媒体、威胁新闻自由而发起的。目前正在美国纽约、得州、加州,德国,法国,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台湾留学生圈内串连。他们手举“反对媒体垄断、捍卫新闻自由”的海报,在世界各地拍照,通过上传照片至Facebook,表达守护台湾民主的立场。
这些举动成功引起国际媒体关注,《经济学人》、《华尔街日报》、路透社、BBC、法新社等均刊出相关报道。
壹传媒
事情的引爆点,是香港商人黎智英11月27日在澳门以6亿美元出售其在台湾经营12年的媒体事业壹传媒。壹传媒包含台湾最畅销、在台市占率近40%的《苹果日报》、免费报刊《爽报》、以揭露丑闻著称的八卦杂志《壹周刊》,还有以制作动画新闻出名的壹电视。
黎智英在2000年将媒体事业版图扩展至台湾,虽然其“腥膻色”内容受人诟病,但因较少政治色彩、以及揭弊反腐的大胆作风,受到台湾读者青睐,更促成台湾媒体版图的重新洗牌。台湾智库2012年调查中,近四成民众认为《壹周刊》对台湾的肃贪最有贡献,“廉政署”仅获得3.3%的民众支持。
黎智英2010年开始经营壹电视,并投入巨资发展虚拟摄影棚、新闻动画。但因迟迟未通过播放审核,无法在有线电视系统播放,赚取广告收入,壹传媒两年内从获利变成今年3月亏损超过2000万美元。
2012年10月,黎智英终于宣布将要离开台湾,出售壹传媒。买家11月27日正式浮出台面,为台湾金融、石化、媒体三大行业巨头:中国信托的辜仲谅、台塑集团王文渊、以及旺旺中时集团的蔡衍明。
其中,台湾首富蔡衍明的身份最受争议,因为他已经掌控台湾第四大报纸《中国时报》,另外还有《工商时报》《旺报》、中天新闻台以及中视。
今年2月,蔡衍明接受《华盛顿邮报》专访时关于“记者虽然有批评的自由,但是下笔前必须考虑后果”、两岸问题等有争议言论,以及先前新闻审查、干预编辑台自主事件,引发台湾传播及法律界等学者发起“拒绝中时运动”。
由于迟迟未获蔡衍明善意回应,学者发表联合声明谴责,并宣称不再为中时写作。
今年7月,旺旺中时集团并购台湾第二大有线电视系统,虽然台湾的“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”(NCC)另外提出了28项并购案附带条件,但民间仍对旺旺中时此举引致的媒体垄断充满疑虑,因此在9月发起“反媒体垄断大游行”。当时有近万人走上街头。
“我们以为仗已经打到一个段落了,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了旺旺中时入主《苹果日报》的并购案,我们只能再次走上街头。”这场运动的发起人之一,台湾清华大学学生陈为廷向财新记者表示,当旺旺掌握《苹果日报》后,市占率将达46%,“全世界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媒体垄断,为什么台湾的‘公平交易委员会’看不出来?”
垄断争议
这场媒体并购交易虽已签约,但仍需通过台湾主管机关的审核,才能完成股权转移。
首先,“经济部”投审会将审查它的资金来源;“金管会”负责审查产业与金融分离部份,“公平会”审查市场竞争的公平性,最后一关则是NCC。
目前,学生运动除了与媒体工会联合,推动编辑自主的编辑公约的制定;还将焦点放在“公平会”的审议。他们要求先举行有法律效应的听证会,并先与公民共同商讨听证会议程,确实落实相关审查及讨论。
台湾尚无关于媒体的垄断法案,因此目前仅能依照公平交易法,以市场占有率计算是否形成垄断。“公平会”强调,还会考虑事业结合后,整体经济利益大于或小于限制竞争的利益,再做出准许或驳回的决定。
“公平会”11月29日表示,了解言论市场在这项并购案的重要性,但由于无先例可循,因此是否直接采用国外指标,还得审查委员进一步讨论。■

为了壹传媒将签约一事,学生于26日下午于行政院前展开静坐,要求「行政院长」陈冲出面回应「反媒体垄断的要求」,并呼喊「拒黑手、反垄断,要新闻自由!」的口号,并在行政院前为台湾新闻自由及言论自由冒雨夜宿,

学生将承诺书折成纸飞机,丢进「立法院」
海外学生拍照串连

圖片來源: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