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时程

十一月底的感恩节过后,美国的圣诞准备工作就开始了。商场一系列的圣诞商品上架,从家庭装饰、厨具、花园摆饰、各式礼品、派对服装,配上商场拨放着圣诞歌曲,整整一个月,完全让顾客沉浸在过节气氛中。

点灯

比较特别的是大约在11月底或12月初的大型圣诞树点灯仪式。以华盛顿DC来说,白宫前的大圣诞树是重头戏,由总统一家人参与点灯,配上歌舞表演,之后,圣诞树会在每天晚上闪烁直到新的一年来临。

(白宫前的圣诞树)

纽约的重头戏则在洛克菲勒中心,圣诞树通常有十层楼高。选择圣诞树又是另一个故事,比如去年,圣诞树来自遭遇飓风桑迪侵袭的纽约上州,农场的主人被邀请来参与点灯,希望传达灾难中重生的精神。大约四小时的点灯活动,先是歌舞表演,然后倒数十秒,圣诞树灯亮起。老实说,灯亮完了以后我非常失望,挤在人群里在寒风中吹了四小时,歌舞表演只能透过银幕墙看转播,结束以后必须跟着人潮慢慢散到地铁口。

回家后跟美国朋友分享,他笑着说,看圣诞树点灯、到时代广场跨年,是纽约人必做、而且必后悔的两件事。学习了。

(纽约洛克斐勒中心前的灯饰)

(等待看圣诞树点灯的人潮)

(洛克斐勒中心的圣诞树及遥远的电视转播墙)

圣诞树

圣诞树这个环节我非常喜欢,美国家庭习惯每年买一颗新的树。我们到卖圣诞树的广场,选择一棵搭配客厅大小的冷杉。树上挂着一棵吊牌:环境友善。老板解释,这是指每砍一棵树,会在当地再种下三颗树苗。

扛着圣诞树回家以后,家人们把装饰品一箱箱的搬出。这是非常温馨的家庭活动,挂上树的每个吊饰都有属于这个家庭的回忆。比如有一个是孩子幼儿园时做的劳作、有些是家族旅行到世界各地的纪念品、有个名贵的水晶吊饰是某年的结婚纪念礼物、或是孩子童子军的奖章。装饰挂上后,缠上圣诞灯泡,圣诞树完成。接下来,就在壁炉前(或是电视下)挂上圣诞袜。

(卖圣诞树的广场)

(家里的圣诞树)

(家庭成员的圣诞袜)

圣诞礼物

圣诞礼物是门大学问。我常常好奇为什么美国人圣诞购物会这么疯狂,看到去年圣诞树下的礼物后有了答案。咨询了很多美国朋友,得到的答案通常是“看到什么适合送人的、就买了!”所以美国人总是拼了命地买,准备给每个家庭成员的礼物往往超过三四个。简单说,五口之家,意味着每个人通常买了二十个礼物。当然礼物包罗万象,智能手机、平板计算机、或是项链、睡衣、袜子、巧克力都行。大的礼物放在圣诞树下、小的礼物则塞进圣诞袜中。

这样庞大的圣诞商机当然是所有商家都不能错过的。很多礼物的形象已经超乎我的想象。比如,有个朋友的礼物是一年份的意大利腊肠,商家会在每个月寄一种新口味的腊肠给你,礼物本身其实就是一张网络收据,但商家把它包装在一个设计精致的意大利风格铁盒。

另一个让我拍案的礼物是一年份的袜子。观察美国年青人生活,会发现他们对于洗衣烘衣的慵懒程度。我想或许也跟气候干燥有关,让他们可以放心地等臭衣物堆积成山再一股作气送进洗衣机。因此,这份贴心的袜子礼物,就是厂商每两周固定寄六双新袜子给你,连续一年。同样的产品模式也有用在内裤上,按美国人的说法,这样就永远不用担心要洗衣服了。

 

圣诞日

圣诞夜的晚餐跟中国除夕的围炉很类似,可能全家一起到爷爷奶奶家、或是邀请亲近的朋友一起在家聚餐。一些必备的圣诞菜单:蛋奶酒、烤鸡、甜馅派。美国表弟跟我讲了一个圣诞用餐哲学:Eat until you hate yourself,吃到你讨厌自己——隔天早晨,当你含着自己的双下巴起床,表示你的圣诞用餐任务达成了。回想起来,似乎每种文化都有这样吃到撑翻的节日。那种感觉绝对跟大年初一异曲同工。

隔日早晨,全家围在圣诞树下拆礼物。边开礼物、边表达对家人的感谢。即使是简单的小礼,也都让你感觉到自己是备受关爱的。有亲近的人把你放在心上,愿意花时间思考你喜欢什么、需要什么。

(圣诞大餐的其中五分之一)

后遗症

圣诞节后,商场往往再度爆满。两种原因:圣诞后大折扣开始、以及圣诞礼物退货潮。美国的消费者保护特别好,所以商品通常可在30-60天内全额退货。圣诞疯狂购物的结果,常导致许多不必要的礼物,圣诞节后,大家带着礼物收据(购物时可另外要求一张没有打上金额的收据)回商场退货。

另外,跨年过后,健身房将爆满。美国人口中所谓的New year resolution(新年决心),往往有一项是减重。圣诞、新年假期结束,象征冬季也到了尾声,准备甩掉肥肉,让自己可以在夏天来临前焕然一新。

(这款PILLOW PET 应该是今年圣诞节广告最成功的商品之一,不约而同从四个不同的人收到这份礼物...)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唐家婕

唐家婕

22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台湾台中人,财新《新世纪》特派华盛顿记者。生长于民主运动兴盛、台湾经济起飞的80年代。在台湾大学社会、会计学系学习之后,渴望更多贴近世界的机会。新闻是我的起点,我相信冲突才能带给人生无限可能。 火线评论:http://www.caing.com/tangjiajie/ 电子信箱:jiajietang@caixin.com

文章